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论
哲学的基本概念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任何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 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
-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 错误:总和、总汇、科学、科学之科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辩证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 何为第一性:划分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谁决定谁)
- 有无同一性: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能否反应和认识存在)
哲学基本派别
-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根据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划分为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世界的本原。(我、心、感觉、感知、经验、意志)
举例
-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上帝、天命、绝对精神)
举例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老子)
- 现实的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 柏拉图属于理念派,理念派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认识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原,具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
举例
- 火是万物的本源。(赫拉克利特)
-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东汉•王充 《论衡》)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
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
- 此处的原子指的是最基本单位,并非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形而上学是方法论。是指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事物,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举例
-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英•培根)
- 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 按图索骥、刻舟求剑、断章取义、墨守成规。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辩证法是方法论。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看待事物,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举例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统筹兼顾。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 本原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存在状态问题——形而上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理论构成及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威廉•配第(1662《赋税论》)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政治经济学之父
- 亚当 •斯密(1776《国富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
- 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法•傅立叶)
- 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
研究对象
-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自然科学基础
-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
阶级基础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三大工人运动)
- 1831年11月21日至1834年4月13日,法国里昂运动。
- 1836至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 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 扩展:1877年,芝加哥工人罢工。1899年5月1日,恩格斯提出国际劳动节。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三大工人运动)
著作
《黑格尔哲学批判》1843
- 提出“市民决定国家”,成为马哲开始的标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
- 指出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第一次确立了实践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
- 马恩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共产党宣言》1848,伦敦发表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是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共产主义者同盟:马恩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资本论》1867
- 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革命政权
- 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82年,苏联解体)
独特发现
- 恩格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地位
- 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 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
- 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最根本)、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人民性
-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辩证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观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运动观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抛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抛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相对主义: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观点没有绝对性的对错。
- 诡辩论:似是而非的推理。
时空观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延伸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他要求我们办事情看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即办事情和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
意识观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 没有人脑一定没有意识,有人脑不一定有意识。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
- 能动:有目的性的、有计划的、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 正促逆阻。
- 望梅止渴。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纯粹机械的物理过程,没有社会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唯物辩证法
总特征
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
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客观性
-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人不能凭空创造联系。
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
条件性: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
发展
- 指前进上升的趋势。
-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同一性与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 内因与外因(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 矛盾的不平衡性
题干讲 发展的角度/解决问题,怎么做
- 主次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题干讲 事物的性质/评价事物,怎么看
- 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方法论
- 办事情,要抓重点,关键、中心、首要、突破口、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 看问题,要抓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势。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引起质变)
- 量变: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显著的变化,是飞跃的间断的过程。
- 事物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坚持适度原则,把握事情的度(底线),重视量的积累。
否定之否定规律(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好—>坏—>好。
- “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方向是前进的,趋势是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大范畴
内容与形式
-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例:假象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 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原因与结果
- 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可能性与现实性
- 可能性是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是过去的可能性。
偶然性与必然性
- 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偶然性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主义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
-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 认识工具: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实践
指人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 脑子里想的变成现实。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
主体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社会制约性)
- “社会”: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不是单独的孤立的人的活动。
- “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水平都不相同。
直接显示性(最主要特点)
- 时间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行胜于言。/心动不如行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
- 人与自然
社会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取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题干中体现了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不同。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题干中体现了真理的对错。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有了认识再去指导实践。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认识指导实践:正促逆阻。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 “具体的”:认识总是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的实践相符合。
- “历史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过程
反复性
-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不能一蹴而就的发现真理。
无限性
- 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的。
- 永远无法达到终极真理,只能无限接近。
上升性
-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 借助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关系的联系。
- 形式:感觉、直觉、表象。
理性认识
- 借助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 概念:对事物本质的概括。
- 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判断。
- 推理:由一个已知判断推出下一个判断。
二者关系
-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感性。
- 感性认识由理性认识指导。
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认识的终极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真理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真理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的客观性(最基本)
-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实践,且是唯一标准。
- 实践的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的不确定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
真理的具体性
-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真理不是抽象的概念。
真理的条件性
-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真理往前一步是谬误。(不可过于超前)
历史唯物主义
三对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社会上一切物质的存在。
- 社会存在三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
大群体特有的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态度和信念的总和,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来看
意识形态(阶级性)
- 反应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
- 如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等。
非意识形态(不具备阶级性)
- 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思形式。
- 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来看
社会心理
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
- 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信念、愿望、审美情趣等
主要表现为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
社会意识形式
- 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人们自觉地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具有明确分工、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
- 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者辩证统一。
- 正促逆阻。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前/滞后)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人与自然)
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
-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区分不同物质时代的经济标志。
- 劳动对象: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非实体性要素
- 科学技术,管理,教育。
生产关系
-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生产关系三要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起决定性作用。
-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关系。
-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由以上两个关系形成的分配、交换、消费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 正促逆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 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政治上层建筑
-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正促逆阻。
- 例: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 矛盾可以解决,但不能消除。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改革和阶级斗争。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科学技术。科技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
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 杰出人物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生价值
人的本质
-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生价值
社会价值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
-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及满足的程度做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
- 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